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近日,美兰区大致坡镇崇德村委会吉井湖村曾经坑洼不平的土路,变成了平坦整洁的水泥路;咸来村委会桃园村及时维修出故障的水泵,保障村民生产生活需求……这些办到群众“心坎上”的民生微实事,让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可感可及。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美兰区将办好民生微实事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把服务人民群众摆在更重要的位置,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作风建设的实效体现到为群众办成多少好事实事上,体现在人民群众的直观感受上。
“原来走这条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现在道路硬化后,我们出行方便多了。”近日,吉井湖村主干道硬化工程完工通车,村民林东方看着家门口的道路大变样,乐呵呵地说。
7月7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硬化的道路是环村道,长约200多米,距离村民住房较近。村民和记者说,这里以前是土路,路面坑洼不平,不仅农用车进出困难,村民日常出行、小孩上学也极为不便。由于村集体资金有限,此前村民只能对道路进行简单铺垫,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今年5月份,市统计局派驻该村干部在走访调研中收集村民意见,并争取局里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该村道路硬化改造工作。“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崇德村还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科学规划道路走向和实施工程的方案,最终确定采取‘上级支持+村级配套+村民自筹’的模式开展道路硬化。”崇德村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周海波介绍,施工期间村“两委”干部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全程监督,严把材料关、技术关,确保道路建得好、建得快。
经过有序施工,一条平整坚固的水泥路很快建成,新铺设道路宽约3.5米,厚达0.18米,不仅能满足村民日常出行和农用车辆通行需求,更成为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村民还自发在道路两侧栽种绿植,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接下来,我们还计划在道路旁边安装路灯,并继续开展入户走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推进解决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领域的难题。”周海波说。
服务群众千万条,归根结底要落在“办实事、见实效”上。在桃园村,村民同样感受到了作风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近日,桃园村村民范高平使用水泵抽水时,发现给水装置故障,无法正常抽水。“村民们家里的日常供水全靠这个水塔及其给水装置,现在天气炎热,如果长时间停水,日常生产生活会极为不便。”范高平立即将情况上报给村“两委”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再由他们报给大致坡镇相关部门。
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仔细地了解情况,并联系修东西的人前来检修。通过排查电路、供水管道等,确定为水泵控制器发生故障,修东西的人立即来更换,次日村里便回到正常状态供水。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美兰区积极推动各级党员干部下基层、听民情、办实事,提升“接诉即办”服务水平。“这次停水处理效率比之前都高,我们切身感受到学习教育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范高平说。
民生实事一头连着百姓日常生活,一头连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美兰区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接下来将继续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深入到群众中去,广纳群言、广集众智,着力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